政策制度加持 促成兩萬億元以上營收規模
我國生態環保產業實現全鏈條覆蓋
□ 本報記者 張維
4月10日至12日,屬于我國生態環保產業的高光時刻再次到來。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環保展在北京舉行。與往年所不同的是,基于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雙碳”戰略實施5周年,踐行“兩山”理念、服務“雙碳”戰略經驗成果展示交流大會也同步舉辦。
這一盛會,是我國生態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折射。如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以下簡稱中環協)會長郭承站所說,近年來,生態環保產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做強綠色制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壯大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取得顯著成效,為我國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年早些時候中環協發布的《中國環境保護產業發展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我國環保產業營收規模近年來保持在2萬億元以上。
《報告》指出,近年來,國家一系列決策部署及政策為環保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和強大動力。同時,深入推進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也對環保產業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和資源循環利用水平等提出一系列要求,為環保產業發展創造了新的市場需求。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2024年7月印發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將“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作為“加快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部分,首次明確到2030年節能環保產業規模達到15萬億元左右的量化目標。
生態環境部明確提出,要謀劃實施以高水平保護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政策舉措,大力推進綠色環保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CCER)于2024年1月正式重啟,《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于2024年5月1日起施行……生態環保產業的新機遇、新增長點不斷出現。
中環協也在積極發揮作用。繪制行業高質量發展和支撐綠色低碳全局的施工圖,編制并發布《加快推進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全力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行動綱要(2021—2030年)》,推動環保產業走出一條高科技、復合型、一體化、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在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固體廢物防治和新能源領域,我國生態環保產業已實現全鏈條覆蓋。”中環協副秘書長李承峰說。
水氣土固新能源全鏈條新亮相,就是此次展覽中的一大亮點。另據介紹,在此次展覽中,人工智能技術與產業邂逅新融合。生態環保產業培育新質生產力,積極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產業發展提質增效,眾多企業展示利用AI和信息技術實現環保管理數字化轉型的成果。
編輯:李立娟